法制晚報訊(記者 張秀晨 李洪鵬 實習生 李志豪 梁麗玩 )條例5大看點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法晚記者梳理5大看點。
  經費管理
  ——預算執行全程監控
  《條例》提出:“建立預算執行全過程動態監控機制,完善預算執行管理辦法,建立健全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增強預算執行的嚴肅性,提高預算執行的準確率,防止年底突擊花錢等現象發生。”
  公務接待
  ——非公務活動嚴禁接待
  《條例》提出:建立健全四項制度,從源頭上狠剎公務接待當中的奢侈浪費之風。
  (1)集中管理制度——“黨政機關公務接待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國內公務接待工作的管理和指導”;
  (2)審批控制制度——“對無公函的公務活動不予接待,嚴禁將非公務活動納入接待範圍”;
  (3)總額控制制度——“接待單位應當嚴格按標準安排接待對象的住宿用房,協助安排用餐的按標準收取餐費,不得在接待費中列支應當由接待對象承擔的費用,不得以舉辦會議、培訓等名義列支、轉移、隱匿接待費開支”;
  (4)接待清單制度——“如實反映接待對象、公務活動、接待費用等情況。接待清單作為財務報銷的憑證之一併接受審計”。
  公務用車
  ——取消一般公務用車
  《條例》提出: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堅持社會化、市場化方向。
  (1)“改革公務用車實物配給方式,取消一般公務用車,保留必要的執法執勤、機要通信、應急和特種專業技術用車及按規定配備的其他車輛”;
  (2)“普通公務出行由公務人員自主選擇,實行社會化提供”;
  (3)“取消的一般公務用車,採取公開招標、拍賣等方式公開處置”;
  (4)“適度發放公務交通補貼,不得以車改補貼的名義變相發放福利”。
  差旅出國
  ——嚴禁變相公款出國旅游
  《條例》提出:“從嚴控制國內差旅人數和天數,嚴禁無明確公務目的的差旅活動,嚴禁以公務差旅為名變相旅游”;“嚴禁集中安排赴熱門國家和地區出訪,嚴禁以各種名義變相公款出國旅游”;“嚴禁違反規定使用出國經費預算以外資金作為出國經費,嚴禁向所屬單位、企業、我國駐外機構等攤派或者轉嫁出國費用”。
  辦公用房
  ——機關辦公樓不得成地標
  《條例》提出:“凡是違反規定的擬建辦公用房項目,必須堅決終止;凡是未按照規定程序履行審批手續、擅自開工建設的辦公用房項目,必須停建並予以沒收;凡是超規模、超標準、超投資概算建設的辦公用房項目,應當根據具體情況限期騰退超標準面積或者全部沒收、拍賣”;“黨政機關辦公樓不得追求成為城市地標建築,嚴禁配套建設大型廣場、公園等設施”;“領導幹部不得長期租用賓館、酒店房間作為辦公用房”。
  整理/記者 李洪鵬
  從“節前反腐”到防歲末“突擊花錢”,近日,《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再次讓外媒捕捉起中國反腐的鬥志。
  對於“節骨眼”上再出重拳,《韓國經濟》報道稱,這將是中國領導層對浪費風潮“刮骨療毒”的一項重要措施。韓國NOCUTNEWS則稱,從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進行了相關規定並要嚴厲查處後,整治“四風”問題已經被提到了相當的高度。
  韓聯社今日稱,中國公務員作為具有代表性的“特權階層”今後在三公經費上要被“大動手術”了。
  而“一般公務用車全取消”,則被外媒看做動刀反腐的“重要部分”。《法制晚報》記者梳理了各國應對公務車出行的高招。
  “儉”刀反腐 反浪費條例剪斷“當權者”灰色收入
  從中秋節前禁止公款購買月餅,到新年前禁止公款購買賀卡等物品,中國的反腐行動媒體公開評論為“細緻入微”。路透社近日稱,那些過著“浮誇光鮮亮麗”生活風格的人,往往被民眾視為是“腐敗”的象徵。而為了平息民眾的“怒火”,中國將腐敗視為一大威脅,並致力於“強大的老虎要打”,而“低微的蒼蠅”也不能放過。
  而韓聯社更是根據《關於開展“四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和加強制度建設的通知》,就預測了中國將在其後的階段里對腐敗和浪費會加大治理力度。
  “反對浪費”的主張就像日本國內“奢侈是敵人”的說法,日本《讀賣新聞》稱,“反對浪費”這一主張完全合乎道理,在重視效率的市場經濟社會裡,也將降低成本視為產生利益的第一步。而公務員等中國“當權者”進行自律,避免公款的浪費也就成了理所應當的行為。
  媒體援引香港評論員吳幼珉的話說,不合理的“灰色收入”和地區差異等因素形成了當前中國的貧富鴻溝。當然,“灰色收入”主要是向有權力的人傾斜的。中國社會的確需要實現“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在當前環境下,反貪腐和反對官場上的浪費奢華既是實事求是的,也是必需的。
  質疑消散 遏制官員腐敗 增加普通民眾財富
  對於中國的一系列反腐措施,日本《朝日新聞》就觀察報道稱,自去年底和今年初相繼提出“8項規定”和“反對浪費”後,中國的花店和高級飯店銷售額一直在下降。該報記者走訪北京高級飯店瞭解到,確實,周五的晚上,飯店的包廂都沒有被預約,飯店很冷清。
  “這些日子,花販們的情緒很低落。”早前英國《金融時報》文章就稱,中國政府打擊奢侈消費已經對花卉市場造成嚴重影響。在中國花卉行業有10年從業經驗的陸先生(音譯)表示:“這是我見過的最糟糕的情形。”現在他只能跟搭檔打電腦游戲。他的攤位上擺滿了玫瑰和百合。他補充道:“過去面向國有企業的銷量占我們總體業務的60%。但目前,這部分生意就全沒了。”
  不過,報道稱,中國政府已制定政策,力求推動更多老百姓增加消費,這是推動經濟從投資驅動向消費驅動轉變的再平衡努力的一部分。在行政機關中推行節約作風與這一目標並不相悖。實際上,此舉在一定程度上是增加普通民眾財富、遏制官員腐敗的一種嘗試。
  “當中國在去年12月發起反浪費活動時,有人懷疑,在一個已經迅速成為手錶、汽車與珠寶企業的‘大財源’的國家,此舉會有多大效力。然而,幾個月過去了,這些質疑逐漸消散。”報道稱。
  焦點延伸
  取消公車備受關註
  終結腐敗“好日子”
  此次《條例》中,取消一般公務用車成了關註的焦點。 美國《topix》報道稱,中國已經多次出台措施來管理公務車,外媒也在很早之前開始關註這個問題。公務車問題已經成為中國反腐的重要部分。報道稱,許多中國地方官員的車輛沒有一個明顯的標誌,百姓無法對他們的行為進行監督。
  不過,中國政府已經開始著手整治這一現象。《路透社》則稱,監督官員使用公務車有利於解決中國官場的腐敗。而在此之前,中國領導層已經削減了有關官員在公務車的政府支出。
  美國《公眾新聞》稱,自中國新一屆領導層組建以來,對於官場的腐敗打擊力度就不斷加強,而對於公務車的制度則是一改再改。此次則是一次更大範圍扼殺腐敗的條例,其中,取消一般公務用車的決定會讓腐敗官員“沒了好日子”。
  他山之石
  公務車少了,出行怎麼辦?誰來管理?也給補貼嗎?對於這些問題,《法制晚報》記者就率先梳理了多國管理公務車經驗,公務車不多,他們有著自己的解決之道。
  美國 上下班開自己車 公務活動才用公車
  在美國,政府公車數量受到嚴格控制,聯邦政府一個上千人的部門,公務用車往往只有幾十輛,州政府的公車數量也不多,不少市政府可能只有幾輛甚至沒有一輛公務車。
  於是,在當地高級官員包括多數部長、國會議員或是州長,上下班都開私人汽車,只有參加公務活動時才可以用公車。而除非有特別重要的任務請警車開道,平時沒有特權。警察局也絕對不會向這些車輛頒發特別通行證。
  德國 開私車給補貼 外地出差不得開公車
  為節省開支,德國儘量減少公車數量。如柏林市僅有公車92輛。甚至接待來訪外國元首的奔馳600型轎車也是臨時租賃來的。因為他們只有5輛禮賓車。
  德國規定一般官員辦理公務時,可用公車,也可乘出租車。上下班原則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自己開車,單位給予適當補貼。各級官員公務用車一般不受限制,但限制外出範圍。如果到外地出差,應乘坐長途公共交通工具。
  瑞典 公車是否私用衛星實時監控
  瑞典財政部請專家設計了一套由電腦控制的“公務汽車監控系統”:在每輛公車上安裝了帶公用和私用雙按鈕的計程器和代碼發射器,一個按鈕上刻著“公務”,另一個按鈕上刻著“私用”。
  任何人用車時,必須先按下兩個按鈕中的一個,車才能啟動。按鈕按下後,代碼器就將該車的特定代碼發往監控衛星,衛星再把代碼及汽車所在的方位信息傳向中央監控台。如果中央監控人員發現按下“公務”按鈕的汽車駛向一些與公務無關的場所時,便用無線電話詢問開車者“為何用公車辦私事”。
  每隔一段時間,監控人員就會將收到的資料進行核實,據此對開車者收費或罰款。更重要的是,監控機構不受當地政府管理,直接向上級負責,而且可以在網上公開查詢記錄。
  日本 慣用包車和租車 接送領導只到公交站
  日本政府各部門內部嚴格限制公務車數量,許多政府官員都是使用公共交通上下班。通常,包車和租車占公務用車較大的比例。
  政府機構也不開班車接送工作人員上下班,鼓勵職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並給予一定的交通補貼。而局長級別的公務員就算有公務車接送上下班,也只接送到地鐵站、公交站等公共交通樞紐。
  文(除署名外)/記者 張秀晨實習生 李志豪 梁麗玩製圖/周建文  (原標題:刮骨療毒 “儉”刀揮向三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q66rqxd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